深圳财务记账 https://www.yfcsgw.com/dailijizhang.html 作者|Cush 来源|小十点 ID:sdikid 前段时间,一篇超千万浏览的帖子,让人叹息不已。 一位医生自曝,一天他坐火车出差。 在硬卧上,两个熊孩子疯狂跑跳,乘务员来制止。 孩子的父母对乘务员的态度,很不友好。 明明乘务员是为了孩子的安全着想,他们却觉得自己孩子被批评了、受委屈了。 而没多久,两个熊孩子果然出事了。 一个孩子在爬到上铺时,突然遇到火车摇晃,直接掉下来砸到了中铺的栏杆; 接着砸到了下铺的小桌子,最后重重地摔到了地上。 另一个孩子可能是吓到了,从上下铺间正在攀爬的梯子上掉了下来。 幸好旁边过道上,坐在折叠椅上的人接了一下。 两个孩子的父母慌了,找乘务员广播,列车上是否有医务人员。 当时医生正坐在下铺,可他并没有选择救人。 看着列车长打了急救电话,那家人在下一站下车了。 而当医生将他的经历和所想分享出来时,他的选择,却获得了很多网友的赞同。 01 “我不敢救那个熊孩子 因为他的父母” 对医生来说,之前看到熊孩子的父母那样对待乘务员: 他实在是不敢救熊孩子。 一方面,风险太大。 遇到这样的父母,谁都怕惹火上身。 法律不会保护他在非医疗环境下的治疗行为。 孩子是中重度脑损坏加呼吸道阻塞,一旦没有施救成功: 熊孩子家长很可能让他倾家荡产,甚至葬送职业生涯。 另一方面,他曾夜里出急诊,抢救一名异物吞食的3岁半孩子。 孩子呼吸困难,处半休克状态,无自主意识,血氧处低值。 当时情况紧急,他使用倒置环抱法成功抢救孩子,让孩子吐出了玻璃球。 孩子转危为安,原本他还为此感到开心,没想到,很快他就摊上事了。 后半夜孩子肚子痛,家长说是他急救时用力过猛,把孩子治坏了…… 结果一通检查后,发现孩子并没有问题。 医生和家长解释,倒置环抱急救法,需要用力地挤压。 孩子感觉不舒服是正常,休息几天就好了。 可家长就是不听,将他堵在办公室堵了整整一天。 科主任给家长安排了免费住院和检查也不行,非要求赔偿,各种闹。 最后医生赔了2万块才了事。 而医生出于这两方面考虑做出的选择,也获得了很多网友的支持。 “如果那孩子正摔在我跟前,我在惊吓过后想到的行动绝对是躲开。面对那样的父母,我也不敢擅自行动搭手,以免一时好心换来惹火上身。” “孩子虽小虽是无辜的,但熊孩子的行为,家长应该承担全责。这就是你的后果,我觉得医生没毛病!” 确实,无论是火车上那两个熊孩子的父母,还是那个孩子被救反讹医生的家长,他们犯了一个大错:总以为自己是保护孩子、爱孩子、为了孩子好。 殊不知,这样反而是把真正帮助孩子的人,推到了自己和孩子的对立面。 让旁观者看到了自己的真实修养,这样的话,哪怕需要帮助: 别人也不敢“施以援手”,因为结果很有可能“不成功,便成仁”。 结果反而害了孩子。 02 加害孩子的 反而是父母自己 我能理解,父母的护短心理、爱子心切,见不得自己以外的人说孩子。 哪怕别人是出于好心地规劝,在父母听来,也是指责、是批评、是“欺负我家孩子”了。 一旦你提出质疑,他们还会觉得: “他们是小孩子呀,你跟小孩子计较什么,跟小孩子一般见识干嘛?” 可孩子是小,父母却是成年人啊。 斯宾塞在《家庭教育》一书中曾说: “家长不负责任的托辞,在潜移默化中给孩子强化着这样一个印象:孩子你没错。” 长此以往,孩子会一次次地闯祸而不自知,最终酿成大祸。 还记得谭松韵母亲被撞身亡一案吗? 肇事者马明弘的父母,就是这样一对导致孩子大祸临头的父母。 儿子酒驾导致一死三伤,他们第一时间反应不是道歉,却是急着撇清关系。 在葬礼上一直没有出现,连一个花圈都没有托人送去。 受害者家属找他们协商,他们一分钱的医药费都不肯出,甚至还恶语相向。 最令人气愤的是,儿子撞死了人,却还怪受害者让儿子在牢里过春节。 “你妈妈只是失去了生命,而我的儿子却要在牢里过春节啊!” 有这样的父母,难怪儿子会酒驾造成如此惨剧; 难怪儿子会到了法庭上,依然是一副吊儿郎当的样子。 目空一切,嚣张又狂妄,完全没有意识到自己对别人究竟造成了多大的伤害。 曾看过这么一句话: “没有是非观的孩子,是这个地球最可怕的生物。” 而没有教育观的父母,则是背后更可怕的生物。 有很多人说,对这种父母,孩子伤害了别人,他们也必须重罚! 这种监护人就应该负责,这样才能教育好自己的小孩。 虽然如此意见有些偏激,但也说明了一点: 父母对孩子的教育,责无旁贷。 只有当父母重视对孩子的教育,才是真正地爱孩子,也才能真正地保护好孩子。 03 父母正确的教育 才是真正爱孩子 复旦大学钱文忠教授曾说过: “教育里面一定有痛苦的成分,这是不言而喻的。孩子毕竟不是成年人,孩子还必须管教、必须惩戒,必须让他知道教育绝不仅仅是快乐的。” 曾看过这样一条新闻。 7岁的儿子放学后在家玩,把一瓶墨汁从阳台泼下,楼下的邻居们全都遭了殃。 事后,小男孩的妈妈第一时间带他挨家挨户道歉; 并将被墨汁染色的衣物拿回家,让儿子一起手洗。 孩子的爸爸找来专业人员,把楼栋外侧的墨迹清理干净,让儿子站在楼下看完了全程。 这对父母的行为,为管教熊孩子提供了很好的示范。 孩子的问题,其实背后是家长的教育问题。 你现在不舍得教育、不懂得教育、疏于教育:以后孩子被狠狠教育,只能是自尝苦果。 就像李玫瑾教授曾在《圆桌派》中说的一番话: “人的成长过程中,要形成一些东西,除了爱之外,还要有敬畏。如果孩子违法了,惩罚实际上是一种保护。让他知道怕,知道后悔,以后再也不敢了,真的让他不敢了才是保护他。” 父母对孩子千万不能疏于管教,要让孩子知道是非,知道对错。 唯有惩罚能让孩子清醒时,身为父母,身为孩子的监护人,身为孩子的第一任老师: 我们千万不能心软,不管不教不罚,真的是会害了孩子。 只有让孩子知敬畏,守规矩,孩子才能得到真正的成长。 而且,没人会主动告诉你,你的孩子欠教育,也没人会代替你去教育孩子。 只有你自己愿意承认自己孩子“有问题”并及时改正,孩子才不会走弯路。 所以,孩子越是小,越要趁早管。 《管教的勇气》里有句话: “教育孩子,小时候要狠管,长大后给他翅膀。” 在孩子的教育路上,有时父母要敢于做一个狠人。 只有这样,孩子的人生路,才会越走越顺。 点个“在看”,愿每位父母都能为孩子的成长,做到真正的保驾护航。 本文作者:Cush。本文转载自小十点(ID:sdikid),专业实用的育儿干货,睡前故事,亲子阅读,美妈提升,精选好物。小十点,关心孩子,更关心妈妈。 ☞看了卖烤串的前正处级干部,才明白考上清华的搬砖男孩,眼里为何闪烁着光芒 ☞易烊千玺“考编”事件:老子就是小镇做题家 ☞火了17年的《谭谈交通》被迫下架:以法律之名,行流氓之事,无耻! ☞毛泽东面对人生低谷,挥笔写下这首诗,激励了无数人! ☞北大才子拒进外交部去种地,父母下跪哀求都不听,他如今怎样了? ![]() |
![]() 鲜花 |
![]() 握手 |
![]() 雷人 |
![]() 路过 |
![]() 鸡蛋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