红警下载 https://www.021fenglei.com/raxz/ 在阅读此文之前,麻烦您点击一下“关注”,既方便您进行讨论与分享,又给您带来不一样的参与感,感谢您的支持!前言 1950年2月的一天,北京中南海内,毛主席正对着窗外思考,耳边突然响起了敲门声。回头一看,是彭德怀走了进来。 “陶峙岳快要进京了,我想和他好好聊聊。” 听到这个名字,彭德怀笑道: “那主席可别忘了,请他吃一顿红烧肉啊。” “我不光要请他吃红烧肉,我还要问问他,是蒋介石的饭好吃,还是我的饭好吃。” 陶峙岳是谁?他与蒋介石有什么关系吗?毛主席又为何邀请他进京吃饭呢? 我与蒋介石的饭相比怎么样? 自从得知自己要进京汇报工作后,陶峙岳就异常激动,与毛主席当面交流是许多将领梦寐以求的机会,他没想到这件好事会落到自己的头上。 此时的陶峙岳,已经是新疆军区副司令、人民解放军第22兵团司令员,负责配合王震将军一同处理好新疆事务。 陶峙岳知道,毛主席此次接见自己,就是为了获得更多关于新疆的消息。 一直听闻毛主席平易近人,可一想到自己曾经的身份,陶峙岳还是不禁有些担心。 胡思乱想中,陶峙岳随着人流下了飞机,一眼就看到了几名小战士。 “陶司令您好,我是主席派来迎接您的。” 在来人的带领下,陶峙岳来到中南海,他的心情也越来越紧张。在这种高度紧张的状态下,陶峙岳甚至都不知道,自己是怎样走进了毛主席的办公室。 就在陶峙岳刚踏进办公室的那一刻起,一道随和的声音响起: “陶将军,今天终于见到你了,快过来坐下。” 听到熟悉的湖南乡音,看到毛主席热情的笑容,陶峙岳之前的紧张一扫而空。再加上二人本就是老乡,聊起家乡总是有说不完的话题。 一阵寒暄过后,毛主席对陶峙岳说道: “新疆现在如何了,有什么难题吗?” 一听到主席问起自己的工作,陶峙岳严肃地回答道: “新疆没有什么太大的问题,王震领导得很高,解放军战士们也十分努力,不少党员同志一直在工作岗位上。” “新疆土地辽阔,能有今天这种局面,很大一部分是你的功劳。这一点,全国人民都有目共睹。” 毛主席的话音刚落,陶峙岳就连忙表示: “我没做什么太多的贡献,都是大家的功劳,这次来北京就是代表新疆所有建设者汇报工作,听从党中央的指示。” “党中央在北京,不能随时了解新疆的情况,也谈不上什么指示。你和王震配合得很好,我们都很放心。” 听到毛主席对自己工作的肯定,陶峙岳心里一阵感动,将自己对新疆的一些见解尽数报告给毛主席,直到天快要黑了,才起身告辞。 “先不着急走,留下来一起吃顿晚饭,我让人准备了一些家乡菜,不要客气。” 在毛主席的一再挽留下,陶峙岳也没有再推辞,与主席一同来到餐桌前。 没过多久,餐桌上出现了三菜一汤,与普通百姓家的饭菜并没有什么差别,不过是白菜和萝卜这类常见的蔬菜,只有一道红烧肉算得上是荤菜。 “快尝尝这红烧肉怎么样。” 说着毛主席就夹了一块红烧肉,放到陶峙岳的碗中,随后自己也夹起一块肉品尝起来。 在成为国家主席后,毛主席依旧保持着非常俭朴的生活方式,若不是为了招待客人,主席的餐桌上经常是见不到油荤的。 一想到这里,陶峙岳就对毛主席的敬重更深一分,对共产党的优良作风也有了更深的体会。 二人一边吃一边闲聊,毛主席突然开玩笑般地问道: “你曾经也吃过蒋介石的饭,与我毛泽东的饭相比,你感觉如何,哪个更好吃?” 本只是主席一句随口而出的玩笑话,可陶峙岳的思绪,却回到了抗战以前.... 曾吃蒋介石“饭”的陶峙岳 陶峙岳出生于湖南宁乡县的一个地主家庭,从小就接受到良好的教育。 当黄花岗起义爆发后,陶峙岳的爱国热情也被点燃,成为万千革命队伍中的一员。 1912年,陶峙岳加入同盟会,并在之后的时间里成为国民党成员,参加了北伐战争,在与吴佩孚等军阀的交战中屡立战功。 也正是因为在北伐战争中的出色表现,陶峙岳受到了蒋介石的接见,这也是他与蒋介石的唯一一次“深入”接触。 看到这里,大家肯定会有所疑惑了,难道在这次见面后,蒋介石也像毛主席一样,请陶峙岳吃了一顿饭吗? 当然不是,蒋介石不仅没有请陶峙岳吃饭,甚至都没有对陶峙岳说太多话。 那是在1930年,北伐战争结束后不久,已晋升为少将团长的陶峙岳,在戒备森严的专列里,看到了眼神犀利、一脸冷漠的蒋介石。 “委员长好。” “嗯,好好干。” 蒋介石说完伸出手与陶峙岳握握手,结束了这次谈话,握手时蒋介石的手上还戴着白手套。 在此之前,蒋介石就已经开始提拔自己的嫡系,但不论从出身背景,还是从受教育经历来讲,陶峙岳都不符合蒋介石的用人标准。 所以一直以来,陶峙岳都被排除在国民党权力核心以外。此次能够获召见陶峙岳,不过是蒋介石的面子工程,主要为了收买人心。 同热情与自己交谈、又留自己共进晚餐的毛主席相比,蒋介石短短几分钟的交谈,并没有给陶峙岳留下太多深刻的感触。 既然蒋介石没有请陶峙岳吃饭,毛主席又为何会问,到底他与蒋介石的饭谁好吃的问题呢? 其实毛主席这里说的“吃饭”,并不是真正意义上的用餐,这里的‘饭’,指的是工作、是信仰。 换句话说,毛主席只不过是借着吃饭的时机,询问陶峙岳到底是在蒋介石的国民党工作好一些,还是在我毛泽东的共产党阵营里工作,更有意义。 一听到毛主席的问话,陶峙岳就明白了主席的潜在含义,但他并没有正面回答这个问题,只是对着毛主席露出令人寻味的笑容,一切尽在不言中。 陶峙岳的内心,早已给出了一份答案。 在国民党阵营中,陶峙岳看尽了铺张浪费与纸醉金迷。 可在共产党队伍里,不论是什么级别的干部,都同普通战士一样工作,不将就排场和面子,没有受贿的情况,每个人都为中国、为了共产主义事业而奋斗。 曾经的陶峙岳,带领军队驰援上海(淞沪会战时),在敌人的飞机大炮轮番轰炸下,带着装备并不精良的队伍,抵挡住敌人22天的进攻。 正是从这之后,陶峙岳获得了“抗日名将”的称号。 可惜蒋介石并不是一位好的伯乐,他只提拔黄埔出身的将领,像陶峙岳这样的将领只能获得一个虚职,白白浪费自己的才华和时光。 直到新疆解放后,陶峙岳才在新疆大展拳脚,与其他解放军一起为新疆的安全发展而努力。 一个是任人唯亲、铺张浪费的蒋介石;一个是节约俭朴、一心为人民服务的毛主席;一个是不被百姓支持的国民党,一个是备受爱戴的共产党。 到底谁的“饭”更好吃,不用陶峙岳明说,所有人的心中都有了答案。 那么问题来了,曾经在国民党工作过的人有很多,为何毛主席偏偏请陶峙岳吃饭呢? 答案只有两个字:新疆。 新疆的和平使者 新疆地处我国边境,占我国领土约六分之一的面积,偏偏气候条件恶劣,地势复杂多变,交通也比较闭塞,所以经济比较落后,物资也不那么充足。 而且新疆地区人口也十分复杂,有新疆本土少数民族,还有一些外来的汉族人,这里曾经还是国民党和军阀的战场。 1947年,陶峙岳在新疆天山 1946年,陶峙岳被张治中推举为国民党新疆省政府主席、新疆警备总司令,不知不觉中与共产党产生了交集。 而陶峙岳为共产党做的第一件事,就是派人护送共产党员回延安。 在共产党与国民党明争暗斗的过程中,国民党曾利用各种手段,在新疆扣押了一百多名党员。 直到重庆和谈时,这些党员才在周恩来与张治中等人的努力下,被无条件释放。 而陶峙岳则受到张治中的委托,安排了10辆大卡车,利用自己身份的便利,成功躲开胡宗南的搜查,将所有党员和家属平安送到延安。 这件事之后,毛主席和周恩来等人,对陶峙岳有了更深的理解,陶峙岳也收获了共产党的友谊。 单凭这件事,陶峙岳还不足以被毛主席重点对待,接下来发生的这件大事,彻底改变了陶峙岳的命运。 内战爆发后,陶峙岳虽然反感蒋介石的行为,却也无能为力,只能坚守边疆,保卫好祖国的边境线。 他原本不想卷入内战中,奈何天不遂人意,接连失败的国民党,还是将目光转向了新疆。 李宗仁要求陶峙岳,只留下一个旅的兵力防守,其余部队全部调回中原地区,防止共产党渡过长江。 清朝时新疆就险些被外国占领,李宗仁此举无异于置新疆于不顾,一旦国外举兵入侵,凭借一个旅的兵力根本无法守住防线。 若是新疆失守,国家将再次陷入战乱境地。 李宗仁 碍于李宗仁的地位,陶峙岳只能表面上答应调兵回防,并作出了一份详细的计划,还煞有其事地算出了军费,将其一并交给李宗仁审批。 随后,每当李宗仁要求尽快调兵,陶峙岳都以费用不足为要求拖延时间。 可此时的国民党,已经今非昔比,又怎么拿得出这笔巨款呢? 在与李宗仁打太极的同时,陶峙岳又与各将领积极召开会议,要求大家誓死守卫边疆安全,以新疆的和平为主要目标。 不久后,也就是1949年9月25日,陶峙岳排除一切障碍,率领新疆10万官兵通电起义,避免了新疆的战乱,更避免了几十万同胞的厮杀。 正是在这种和平的基础上,新疆才能持续稳定发展。 陶峙岳参加垦荒劳动 不过陶峙岳受尽了国民党的排挤,连带着对共产党也有些畏惧,担心重蹈国民党的覆辙,所以想要在新疆和平解放后,就辞去一切职务,当一名普通人。 不过共产党可不是国民党,毛主席也不是蒋介石。 在毛主席心中,陶峙岳顺应历史促进新疆和平解放,本就是大功一件。解放后又将新疆治理得井井有条,更加值得称赞。 为了让陶峙岳安心治理新疆,也为了见一见这位新疆的“和平使者”,毛主席特意邀请陶峙岳进京汇报工作,并留他一同用餐。 也正是因为这次吃饭,陶峙岳放下了一切顾虑,一心一意为新疆的发展出力。没过两年,竟有人因此对他说出了两个神圣的字眼——入党。 崎岖的入党之路 北京一行结束后,陶峙岳带着毛主席的教导,再度返回条件恶劣的新疆,带领兵团战士们开垦荒地,增加粮食种植面积。 1954年王震和陶峙岳在垦区 大修水利工程,解决新疆干旱问题的同时,他还积极发展当地轻工业,改善新疆地区经济落后的现状。 让新疆得以在戈壁滩上种植棉花、兴修水利、植树造林、建造城市,使其逐渐走出落后贫困的古道,最终成为国内外闻名的农业示范区。 建国后,看到干劲满满的陶峙岳,王震就曾直接开口问道: “怎么样,想没想过入党。” 听到王震的话,陶峙岳内心十分激动,可随即又生出浓浓的“自卑心理”。 如果陶峙岳是一名普通的战士,他可以直接回答想入党,可偏偏自己曾经是一名国民党。 一想到国民党对百姓的伤害、对共产党的伤害,乃至对全中国的伤害,陶峙岳就没有勇气说出入党这句话。 陶峙岳与董其武 思考许久后,陶峙岳回答道: “现在的我还在学习阶段,而且我也不好意思说这种话。” 之后的一个月的时间里,王震多次谈及入党问题,陶峙岳都没有正面回答。就在王震以为陶峙岳有什么顾虑时,他终于吐露了自己的心声: “我曾经在国民党阵营中做过错事,给百姓和共产党带来沉重的伤害,尤其是蒋介石发动内战,我的心情就更加沉重。” “在为共产党做事后,我对共产党的了解越来越深,也就更加愿意跟着共产党的脚步。” “尤其在受到毛主席的接见后,我更加明白自己思想上的不足,之后的时间里,我会全心全意追随党的步伐。” 听到这几句话王震明白了,陶峙岳也想加入共产党,但他对自己曾经的身份感到自卑,想多改造一段时间。 1955年,他被授予了上将军衔。 可直到1965年,在共产党工作了15年的陶峙岳,才写下了第一份入党申请书。可惜因为种种原因,这份申请书被埋没了。 1970年时,年过7旬的陶峙岳依旧没能入党,可他却已无法继续在新疆工作,回到了湖南老家养老。 最终在1982年,陶峙岳重新提交了入党申请,经中央批准后成为一名光荣的共产党员。 这一年,陶峙岳刚刚90岁高龄。 结语 在国民党阵营中,备受排挤的渡过了前半生,差点加入内战。 幸亏在最关键的时刻,陶峙岳作出了最正确的选择,护送被困新疆的共产党员,也保住了新疆地区的和平与安稳。 也正是因为这样特殊的贡献,在陶峙岳差点带着遗憾告老还乡时,毛主席请他吃了一顿“饭”,打开了陶峙岳的心结,最终引导他走向光荣的共产主义道路。 1988年12月26日,这位经历丰富的共和国上将,圆满地走完了自己的一生。 或许在他心中,此生最正确的决定,就是吃上了毛主席的“饭”。 ![]() |
![]() 鲜花 |
![]() 握手 |
![]() 雷人 |
![]() 路过 |
![]() 鸡蛋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