云服务器 https://www.changxingyun.com 国内演员分两种—— 被观众信任的,和不被观众信任的。 王志文属于前者,往往一部剧里只要有他,观众就愿意相信这部剧不会太差。 在最近上线的《无间》里,靳东亲身示范了一把「手撕鬼子审讯版」,但即便如此,仍有观众说:别急着差评,再等等,王志文还没出场。 王志文值得被相信,随着他终于出现在荧幕前,观众们的期待的再一次被验证。 三两个镜头,七八句台词,他就将一个老谋深算、不怒自威的军统副局长刻画得入木三分。 观众可以永远相信王志文,因为他向来不会敷衍观众。 王志文,是为影视剧口碑兜底的那个人。 获得信任 把时间往回倒,你会发现—— 王志文过去,曾是最不被信任的演员。 甚至都没人相信,他能成为演员。 毕竟要按照过去的标准,王志文确实不适合做演员。 那时走红的演员,大多是一副伟光正的形象——浓眉大眼,神采奕奕,眉宇间似乎都透着「安邦定国」四个字,一如唐国强、张丰毅、陈宝国……这一卦的。 把王志文丢进这只演员队伍里,任谁都会觉得格格不入。 他二十多岁时,眼袋和抬头纹便一应俱全。 长相和正剧脸毫无瓜葛,虽然也帅,但帅里却总透着些痞气和不屑。 所以当他决定学表演时,家人并不支持,他大哥甚至觉得不可思议:你长得也不像干这个的。 还好妈妈支持他,东拼西凑找来200元塞给儿子。 揣着这200元钱,王志文坐了三天两夜的硬座,赶去成都艺考。 外形虽不被看好,王志文艺考却非常顺利。 随后凭借着文化课第一名的成绩,顺利考入北电表演系。 冯远征很不理解,他因为不够帅而被北电拒之门外:但是那年,他们招了王志文! 北电只是一块敲门砖,要想成为被信任的演员,还是很难。 王志文一心想做演员,却刚进校园就被老师浇了盆凉水:我们招你来,其实是想让你当老师。 言外之意,简明扼要——你不适合做演员。 那时的王志文,完全不被信任。 他和同学们一起讨论剧本时,偶尔也会出出主意,旁人却只瞥他一眼。 这种忽视如影随形,惊喜却常常落空。 大四那年他被某导演选中上一部戏,为此开心了很久。 可戏开拍一个月后,导演却说他选错了人,王志文不适合当演员。 他就这样被请出了剧组,大年二十九,王志文灰头土脸地回到学校,失落到了顶点。 王志文也质疑过自己:也许你是真不适合做演员呢? 好在他很快就回过神来:不能因为别人的否定就放弃,好歹得让观众看见自己。 毕业后,王志文被分配到中戏教台词。 确如老师所料,他也站上了三尺讲台。 但是讲台上的王志文,却从没放下过想要成为演员的初衷。 他带着对自己的质疑,开始慢慢磨演技,他想告诉那些蔑视他的人: 是你们看走眼了,你们可能要修正对我的看法。 1993年,23岁的王志文等到了《过把瘾》。 他所饰演的男主方言,痞帅里带点小坏,不求上进,还有些吊儿郎当……怎么看都不像当时主流审美所喜欢的男主。 这部剧也不被看好,送审过程中不断被否定,被认定是庸俗的、无聊的。 直至最后,被排在深夜11点播出。 谁曾想,早看腻了「国泰民安」脸的观众,却无一不被荧幕上王志文所吸引。 深夜都拦不住观众的热情,《过把瘾》一经播出,电视台陆续收到几麻袋观众来信,就连电视剧的主题曲磁带都被卖到脱销。 转眼间,王志文已是无数少女的梦中情人。 1994年,正当红的王志文捧起了飞天奖。 这座奖杯,是王志文获得信任的开始。 后来三十年,他都没有辜负这份信任。 守住信任 娱乐圈里,最不缺一夜爆红的故事。 王志文红得并不算早,距离山顶也还有很长一截路。 他要在名利双收时守住初心,很难。 彼时的王志文,算得上是初代偶像,走到哪里都是粉丝前呼后拥。 名气的陡然提升,意味着机会的纷至沓来。 可想而知,当时送到王志文桌前的机会是数不甚数的。 王志文却犟得很,他不拍广告,不上节目,就连接戏也要本人亲自看过剧本,否则一律拒绝。 恰恰是他的犟,守住了观众的信任。 他后来交出的每一份作业,都有口皆碑。 当时的电视剧里,角色的好坏是非常脸谱化的,好便是纯粹的好,人性里没有半点瑕疵,坏便是极致的坏,底色里没有丁点微光。 王志文在《黑冰》里饰演的郭小鹏,却戳破了这种脸谱化的塑造。 戳破脸谱化的塑造并非易事,却敌不过王志文对作品的较真,《黑冰》拍摄开始前,他曾拉着主创团队开了整整一周会,把剧本重头到尾改了一遍。 最终这个无恶不作的毒枭,被王志文塑造得儒雅、聪明、文采奕奕。 这样的塑造在当时饱受争议,舆论指责王志文将毒枭演绎得太有魅力,是不正确的价值引导。 后来才明白,这才是对角色最恰当合理的诠释。 人性本就该是复杂且多面的,这些优点不能掩盖其恶的底色,却会让人物整体更立体生动。 直至今天,仍有很多观众认为—— 是这部剧之后,影视剧中的正反派才开始逐步摆脱脸谱化的塑造。 至于结局时,郭小鹏那段长达11分钟的独白,至今仍是教科书级的台词演绎。 后来他在《天道》中塑造的丁元英,更是饱满生动。 即便是再不口语化的台词,只要从丁元英的嘴里说出来,观众都会相信。 让观众信服的不是角色本身,而是王志文恰如其分的表演,和入木三分的台词功底。 王志文的台词表现力,被视作华语影视圈中演员的天花板。 刘德华搭档他拍摄《墨攻》时就曾惊讶地问道:他就是这样念台词的吗? 王劲松也常说:王志文演的戏,是可以用耳朵听的。 王志文却不以为然,他觉得演员讲好台词,是一件很自然的事情。 时至今日,没有人再质疑王志文的表演。 这无关于他今天的身份和地位,只有关于他扎实的基本功,和认真负责的态度。 曾有太多人断言,王志文不适合做演员。 他却在三十四岁那年,领跑内娱,率先拿下视帝大满贯,修正了所有人对他的偏见。 站上山顶之后,他的选择仍是做好一个演员。 这份选择,让他值得被观众信任。 值得信任 今天的内娱,很难再有王志文。 他实在是个太纯粹的演员了,会因为剧本跟名导撕破脸。 他面对采访时,甚至会直言自己的获奖作品拍得并不好。 他既不接广告,也不愿意上综艺赚快钱。 他每段恋情都人尽皆知,既不钻营炒作,也不刻意回避。 他不仅没有热搜,甚至都没开通微博…… 王志文除了拍戏,唯一的爱好就是打高尔夫球。 活得根本就像是个圈外人,就连采访都少得可怜。 媒体曾追问他:觉得自己的性格适合娱乐圈吗? 他只是说:适不适合都得适合,你身在其中,就得适应。 他口中的适应,却并非融入其中,而是迎合自己的节奏,和这个圈子部分接轨。 偏偏就是这样一位生活观众视线之外的演员,尤其被观众偏爱。 今天的王志文,手里大小奖杯无数,拿的出手的作品更仆难数。 这样的成绩,老本足够他吃到退休。 但要翻看王志文过往作品,就不难发现,他从未间断过产出,也从未诠释过两个相似的角色。 他几乎把中国荧幕上有过的男性角色演了个遍,从农村到城市,从毒枭到富豪,从古代到近现代历史人物……其表演风格多变到无法概括。 千人一面,是如今演员摆烂的常态。 一人千面,却是对演员最好的褒扬。 毋庸置疑,王志文就是一人千面的好演员。 陈凯歌评价说:电影学院二十多年出了不少人才,王志文毫无疑问是其中最会演戏的。 陈凯歌口中的「会演戏」,王志文更多理解为一个演员理应做到的事。 比如为拍摄效果,用头撞碎玻璃;比如在没有任何防护的情况下,站在一条宽结冰木板上对一整天戏…… 曾有媒体采访王志文时问他,他对表演的要求究竟是什么? 他只是说:唯一的要求就是每次工作,都要准时、准确。 他其实比任何人都要较真和卖力,却总是摆出一副混不吝的模样。 可惜观众不傻,分得出演员的好坏。 在《周末情人》中也曾演绎摇滚青年 导演黄建新说过:明星可以包装,可以一茬茬换,但好演员需要一生的修为。 任何演员能够被观众信任,都绝非偶然。 王志文觉得,演员不能光卖脸,而是要走心。 但在这个影视作品都能成为快餐的时代里,有太多演员选择了一条不太费力的捷径。 但只要看见王志文,观众就会有理由相信—— 仍有演员走在那条出力不讨好的路上琢磨角色,打磨作品。 仍有演员不糊弄市场,不欺骗观众。 喜欢打高尔夫的王志文,曾在采访中说起过球星鲍比·琼斯的一个故事—— 某场比赛中,鲍比·琼斯试挥杆时不小心碰到了球,他马上示意裁判说自己违例了,裁判问同组其他球手谁看到了,大家都说没看见。裁判表示,这可以不算犯规,鲍比·琼斯却说必须要算,否则这场球他就没法继续打下去了。 这件事让王志文印象深刻,他很想在球场上成为这样一个人。 这是一个值得被信任的球手,一如王志文也是值得被信任的演员。 显然,他已经做到了。 ![]() |
![]() 鲜花 |
![]() 握手 |
![]() 雷人 |
![]() 路过 |
![]() 鸡蛋 |